邵敬敏

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 tshjm@jnu.edu.cn

电话: 15521229330

个人简介


姓名:邵敬敏

性别:

出生年月1944 12


所在部门:文学院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语义语法理论

办公地址:暨南大学第一文科楼229

 

一、论文类

[1]《构建以情态为标志的句子新系统“句态”》,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

[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言文字周报,2020.

[3]《从“AA的”移位看结构重组的制约原则》,汉语学习,2020.

[4]《语义语法与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创建》,汉语学报,2020.

[5]《朱德熙先生1984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两次谈话记录稿》,语言学论丛,2020.

[6]《创建语义分析为主的汉语语法国际教学新体系》,华文教学与研究,2020.

[7]《从戴遂良〈汉语入门〉看副词“净”的语法化与主观化》,语言研究集刊,2020.

[8]《“一V了之”框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义倾向》,语文研究,2019.

[9]《关于汉语虚词研究的几点新思考》,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

[10]《国际汉语教学中近义虚词辨析的方法与理据》,语言文字应用,2018.

[11]《主观性的类型与主观化的途径》,汉语学报,2017.

[12]《“除了”句式的语法意义新解及其启示》,语文研究,2017.

[13]《是非特指双层问的功能及其话语策略》,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

[14]《“大不了VP”的极性估测及其意志力》,汉语学习,2016.

[15]《“一不小心X”构式与反预期主观情态》,语言科学,2016.

[16]《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中国语言学报,2016.

[17]《两岸汉语轻声词异同比较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6.

[18]《副词释义的精准度及其方法论探讨——以描摹情状副词群“X然”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19]《“说X(也)不X”的主观情态义及其方法论思考》,语言科学,2015.

[20]《关于框式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文研究,2015.

[21]《“包括NP在内”的语义功能及其焦点凸显作用》,汉语学习,2015.

[22]《我的语法观》,语言文字周报,2014.

[23]《汉语语法研究的战略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4]《论汉语形容词重叠与变量的关系》,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七期),2014.

[25]《时代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结合——简评一部通行于港澳台地区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国语文,2014.

[26]《建构汉语句式系统的价值与意义》,汉语学习,2014.

[27]《近义量词“条、根、道”的三维解释与组合机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

[28]《框式结构“A了去了”》,语文研究,2013.

[29]《〈汉语虚词框架词典〉编撰的创新思路》,语言文字应用,2013.

[30]《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汉语学习,2013.

[31]《论语气词“啊”在疑问句中的作用暨方法论的反思》,语言科学,2012.

[32]《新兴框式结构“X你个头”及其构式义的固化》,汉语学报,2012.

[33]《是非问内部类型的比较以及“疑惑”的细化》,世界汉语教学,2012.

[34]《上海现代语言学讨论会(XY)活动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东方语言学,2012.

[35]《“罢了”的语法化进程及其语义的演变》,古汉语研究,2012.

[36]《关于描绘流水的拟声词比较》,语言文字周报,2012.

[37]《“语言服务业”与“语言服务学”》,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8]《制约移动动词“来”的会话策略及其虚化假设》,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39]《〈汉语趣说丛书〉总序》,语言文字周报,2012.

[40]《两岸汉语“男生”“女生”的指称比较》,语言文字应用,2011.

[41]《〈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中文信息学报,2011.

[42]《华语社区词的典型性及其鉴定标准》,语文研究,2011.

[43]《“幸亏”类副词的句法语义、虚化轨迹及其历史层次》,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

[44]《评〈汉语语法论〉的历史地位兼论其“句型”学说》,克拉玛依学刊,2011.

[45]《寻求歧义研究的解释力度:从认知视角到社会视角——兼评〈现代汉语歧义识别与消解的认知研究〉》,当代修辞学,2011.

[46]《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2011.

[47]《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语言文字周报,2011.

[48]《评〈汉语语法论〉的历史地位兼论其“句型”学说(提要)》,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2011.

[49]《“半AB”框式结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0]《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汉语学习,2011.

[51]《“过犹不及”——多余与残缺》,语言文字周报,2011.

[52]《“虎头”岂能“蛇尾”》,语言文字周报,2011.

[53]《汉语反递句式的语义信息结构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54]《“没有买票的”——结构歧义》,语言文字周报,2010.

[55]《“比去年少了三倍”对吗?》,语言文字周报,2010.

[56]《消除歧义的手段——歧义总论》,语言文字周报,2010.

[57]《〈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自序》,汉语学习,2010.

[58]《一AB”框式结构的位序原则及语义》,当代修辞学,2010.

[59]《“没AB”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及贬义倾向》,语文研究,2010.

[60]《“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世界汉语教学,2010.

[61]《“AO”结构的语义类型及认知模式》,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2]《小孩子是怎么学说话的?》,语言文字周报,2010.

[63]《析一种新兴的主观强加性贬义格式——“被XX”》,语言与翻译,2010.

[64]《“美女”面称的争议及其社会语言学调查》,语言文字应用,2009.

[65]《从“V给”句式的类化看语义的决定性原则》,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

[66]《香港地区大学普通话教学与考核的互动》,中国大学教学,2009.

[67]《说框式结构“想XX”》,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

[68]《论反义方位复合词的约量表达》,学术研究,2009.

[69]《现代汉语方式范畴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9.

[70]《新兴组合“X一下”的泛化趋势及其修辞价值》,修辞学习,2009.

[71]《从准定语看结构重组的三个原则》,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72]《港式中文与语言接触理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3]《上海方言疑问句近百年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四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74]《试论新兴的后附否定标记“好不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75]《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语文研究,2008.

[76]《“责怪”义标记格式“都是+NP”》,汉语学习,2008.

[77]《“进口汽车”的歧解》,语言文字周报,2008.

[78]《网络时代汉语嬗变的动态观》,语言文字应用,2008.

[79]《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

[80]《“连A/B”框式结构及其框式化特点》,语言科学,2008.

[81]《教材的精品意识与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大学教学,2008.

[82]《“动++宾”结构的语义模式及认知场景》,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

[83]《探索新的理论与方法  重铸中国修辞学的辉煌》,修辞学习,2008.

[84]《由“是”构成的三种附加问比较研究》,多视角语法比较研究,2007.

[85]《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世界汉语教学,2007.

[86]《美英式原型标记“-门”的类化和泛化》,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

[87]《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88]《“NP1NP2AP”歧义格式的分化规则》,语言研究,2007.

[89]《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90]《论“太”修饰形容词的动态变化现象》,汉语学习,2007.

[91]《不喜欢戴校徽的调皮学生》,语言文字周报,2007.

[92]《说“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中国语文,2007.

[93]《浙江学者对汉语语言学研究的贡献及其特色》,汉语史学报,2006.

[94]《第三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研讨会召开》,汉语学习,2006.

[95]《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与思考》,21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

[96]《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21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

[97]《含动名词组合的语义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98]《副词“可”的语义分化及其语用解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99]《“港式中文”与语言变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100]《论语义特征的语法分类》,汉语学习,2006.

[101]《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语文研究,2006.

[102]《关于语义范畴的理论思考》,世界汉语教学,2006.

[103]《“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104]邵敬敏,吴立红.香港社区英文词语夹用现象剖析》,语言文字应用,2005.

[105]《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

[106]《“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中国语文,2005.

[107]《“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汉语学习,2005.

[108]《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05.

[109]《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110]《论从意义到形式的语法研究新思路》,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11]《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

[112]《“别”字句语法意义及其对否定项的选择》,世界汉语教学,2004.

[113]《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114]《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学习,2004.

[115]《运宾组合中的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以“进NP”结构分析为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

[116]《“语义语法”说略》,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117]《“语言理解论”刍议》,修辞学习,2004.

[118]《填补空白的力作——〈标题语法〉》,语文研究,2003.

[119]《“把字句”“被字句”的认知解释》,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120]《“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121]《“诞辰百年”逐年增加》,咬文嚼字,2003.

[122]《汉语虚词研究的一个新起点——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汉语学习,2003.

[123]《关于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点思考》,语言科学,2003.

[124]《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一个类型学的过渡格式研究》,方言,2003.

[125]《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中国大学教学,2002.

[126]《比字句强制性语义要求的句法表现》,汉语学习,2002.

[127]《“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02.

[128]《“或者”单用、双用与多用的条件制约》,语文研究,2002.

[129]《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汉语学习,2001.

[130]《说新崛起的汉语语法学史评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131]《汉语语法研究必须走向世界——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巡礼》,世界汉语教学,2001.

[132]《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语文研究,2001.

[133]《我记忆中的石安石老师》,文教资料,2000.

[134]《“一面p,一面q”的语义类型及相关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

[135]《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0.

[136]《〈HSK汉语水平考试词典〉编写的原则与方法》,汉语学习,2000.

[137]《动词重叠的核心意义、派生意义和格式意义》,汉语重叠问题,2000.

[138]《〈HSK汉语水平考试词典〉编写的原则与方法》,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9

[139]《〈数里乾坤〉序》,世界汉语教学,1999.

[140]《“阿V”及其相关疑问句式比较研究》,中国语文,1999.

[141]《关于“轻声词”的若干疑难问题》,语文建设,1999.

[142]《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8.

[143]《更上一层楼——评〈汉语集稿(二)〉》,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144]《漫而有序  博且见深——谈〈中外语言文化漫议〉》,语言文字应用,1998.

[145]《上海方言形容词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97.

[146]《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方言,1997.

[147]《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汉语学习,1997.

[148]《上海方言“辣、辣辣、辣海”的比较研究》,方言,1997.

[149]《借鉴与创新——评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

[150]《关于“功能”和“解释”的几点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151]《“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汉语学习,1996.

[152]《复句研究的一个新突破——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语文研究,1996.

[153]《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中国语文,1996.

[154]《抬头是山 路在脚下——评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汉语学习,1996.

[155]《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汉语学习〉看9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趋势》,汉语学习,1995.

[156]《简评梅立崇〈汉语和汉语教学探究〉》,世界汉语教学,1995.

[157]《广告语创作的误区》,语文建设,1995.

[158]《广告语研究的现状与我们的对策》,汉语学习,1995.

[159]《道路与榜样——评〈陆俭明自选集〉》,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

[160]《广告语创作的怀旧心理》,中文自学指导,1995.

[161]《论广告语创作的定位策略》,语言文字应用,1995.

[16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读后》,中国语文,1994.

[163]《间接问句及其相关句类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16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汉语学习,1994.

[165]《语法部分特点综述》,中文自修,1994.

[166]《广告视点移动带来的变化》,语文学习,1994.

[167]《〈中国理论语言学史〉读后》,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168]《口语与语用研究的结晶——评〈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世界汉语教学,1994.

[169]《现代汉语选择问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

[170]《打开语言学宝库的金钥匙——评〈现代语言学方法论〉》,汉语学习,1994.

[171]《汉语口语失误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993.

[172]《现代语言学的现代意识——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语文研究,1993.

[173]《十年磨一剑——读〈汉语集稿〉有感》,汉语学习,1993.

[174]《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型》,语文研究,1993.

[175]《“吧”字疑问句及其相关句式比较》,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3.

[176]《评邢福义〈语法问题发掘集〉》,语言研究,1993.

[177]《现代汉语课教学方法改革刍议》,语文建设,1993.

[178]1992年中国文化语言学研究述评》,语文建设,1993.

[179]《广告词的语境衬托》,语文学习,1993.

[180]《广告词的流行色彩》,语文学习,1993.

[181]《关于语法研究中三个平面的理论思考——兼评有关的几种理解模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182]《关于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反思》,语言文字应用,1992.

[183]《语义对“比”字句中助动词位置的制约》,汉语学习,1992.

[184]《仿造词与生造词》,语文学习,1992.

[185]《简评林祥楣主编〈现代汉语〉》,语文建设,1992.

[186]《评对外汉语新编教材〈中国家常〉》,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

[187]8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今后的任务》,世界汉语教学,1991.

[188]《“省略句”与“非主谓句”新说》,语文学习,1991.

[189]《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汉语学习,1991.

[190]《辞格研究之我见》,当代修辞学,1991.

[191]《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

[192]《〈语文研究〉十年来语法论文观感》,语文研究,1990.

[193]《“XY”的学术研究风格及创新派意识》,汉语学习,1990.

[194]《语法教学非改不可》,语文学习,1990.

[195]《“V成”句式——语义分析》,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

[196]《“XX”附加问研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

[197]ABB式形容词动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0.

[198]《广告标题中成语谚语的妙用》,语文学习,1990.

[199]《拟声词的摹拟性与结构义》,逻辑与语言学习,1989.

[200]《广告口号的魅力》,当代修辞学,1989.

[201]《广告的语言锤炼》,汉语学习,1989.

[202]《叹词疑问句语义层面分析》,语文研究,1989.

[203]《“什么”非疑问用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

[204]《毛茸茸的感性与下意识的力量——〈红高粱〉心理描写语言分析》,当代修辞学,1988.

[205]《〈现代汉语〉教材改革向何处去?》,语文建设,1988.

[206]《说“V成”结构的性质》,汉语学习,1988.

[207]《吕叔湘语言风格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208]《疑问代词活用例解》,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

[209]《广告语言正误谈》,当代修辞学,1986.

[210]《“不要白不要,要了白要”是悖论吗?》,汉语学习,1986.

[211]《“同语”式探讨》,语文研究,1986.

[212]《词典编写和ABB式形容词的处理》,辞书研究,1985.

[213]《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

[214]《评〈汉语语法学史〉》,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

[215]《拟声词的修辞特色》,当代修辞学,1984.

[216]《“动++/动”结构分析——兼与游汝杰同志商榷》,汉语学习,1984.

[217]《标点符号的修辞活用——摹拟特殊的感情、语气》,当代修辞学,1983.

[218]《“把”字句与“被”字句合用小議》,汉语学习,1983.

[219]《谈比喻引伸句在语义上的双关性》,当代修辞学,1983.

[220]《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分化和变换的若干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

[221]《拟声词初探》,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

二、著作类

出版著作50余种(含主编),主要有《汉语语法学史稿》、《中国理论语言学史》、《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方言语法研究》、《广告实用写作》、《广告语创作透视》、《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汉语语言学评论集》、《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汉语语义语法论集》、《现代汉语通论》、《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趣说》、《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等。

 

[1]《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九)》,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2]《〈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语言多维研究新视角》商务印书馆,2017.

[4]《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5]《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6]《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

[7]《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

[8]《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9]《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30周年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10]《汉语广视角研究(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1]《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

[12]《汉语追梦录——邵敬敏汉语语法论文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3]《汉语追梦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4]《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第二版)》,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14.

[15]《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六)——21世纪第六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16]《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

[17]《现代汉语通论精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18]《汉语语法趣说》,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19]《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商务印书馆,2011.

[20]21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1]《〈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2]《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3]《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21世纪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汉语语义语法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5]《汉语语法学史稿》,商务印书馆,2006.

[26]《汉语广视角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语言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8]《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论文精选(南珠集·语言学卷)》,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9]《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0]《现代汉语自学考试精读》,语文出版社,2003.

[31]《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2]《汉语语言学评论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3]《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邵敬敏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4]《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5]《〈现代汉语通论〉参考文献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6]《〈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7]《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8]《汉语水平考试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9]《继承与创新——王维贤、倪宝元教授教学科研50年纪念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0]《沪港商务普通话教学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1]《标点符号要诀》,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

[42]《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

[43]《上海方言语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4]《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45]《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6]《广告语创作透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47]《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出版社,1995.

[48]《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49]《九十年代的语法思考》,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50]《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必读》,语文出版社,1993.

[51]《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2]《广告实用写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3]《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4]《〈现代汉语〉自学要点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三、项目类

11992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现代汉语特殊疑问句研究”,并且出版《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00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汉语方言疑问范畴比较研究”,批文号:03BYY029

32012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研究”,批文号:12BYY101

42016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项目编号16ZDA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