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2021-07-01 来源: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是汉语方言研究重镇,是詹伯慧先生亲自创立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性的方言研究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詹先生的带领下,中心开展了“珠江三角洲方言调查”“粤北十县市粤方言调查”“粤西十县市粤方言调查”“粤西客家方言调查研究”“广东粤方言概要”等大型科研项目,奠定了系统研究广东方言文化的坚实基础,取得了诸多令学术界瞩目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20085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为第五批“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基地首任主任伍巍教授带领全体成员励精图治,首倡在各地院校设立工作站,为教学、科研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拟订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使中心发展走上正轨。2009年底,甘于恩教授接任中心主任,确立“夯实基础、谋求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心取得长足的进步。《汉语方言学大词典》(上下卷)荣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中心在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20211月,刘新中教授任中心主任,侯兴泉教授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心同仁将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致力于转型升级,力争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开拓发展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心成员有专职研究人员十八人,具体如下:詹伯慧、邵敬敏、刘新中、侯兴泉、甘于恩、伍巍、彭小川、陈晓锦、邵宜、范俊军、曾毅平、曾昭聪、孙玉卿、王茂林、钟奇、高然、彭志峰、肖自辉、刘卫宁、吴南开。

中心还有一批校外兼职研究的专家队伍,他们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中心的发展谋划、把脉,他们的加盟大大提升了中心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麦 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胡 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庄初升 浙江大学

邵慧君 华南师范大学

方小燕 华南师范大学

练春招 华南师范大学

严修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林柏松 美国国防语言学院

范德博 荷兰莱顿大学

魏宁克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祖漪清 科大讯飞

王英利 广东省公安厅

林  亦 广西大学

吴惟粤  广东省教育厅

彭莉佳  星海音乐学院

范兰德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简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这些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科学研究

中心以粤语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覆盖汉语方言本体、词典编纂、地理语言学、海外汉语方言、实验语音学、语言信息处理。2013年至今,中心承担了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超过800万。其中获批5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

中心出版较有影响力的论著有:《汉语方言学大词典》(上、下卷)、《南方语言学丛书》第一系列8本、《南方语言资源丛书》第二系列7本、《海内方言与海外方言关系丛书》8本、《语言信息技术处理丛书》11本,在暨南大学认定的A类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

中心定期出版《南方语言学》年刊(2014年改为半年刊),是以岭南方言及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杂志,以立足南方特色,繁荣语言研究为学术宗旨,力图为岭南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至今已出版16辑,为岭南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

 

二、人才培养

        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是我国较早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之一,所在的一级学科——暨大中国语言文学,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攀峰学科。中心的教学科研团队是暨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3个博士点的主体力量。中心共培养了海内外方言学方向的60余名博士,他们毕业后任教于岭南地区各大高校,承担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

 

三、学术交流和学术品牌

  中心与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近年来基地讲学、访问以及项目合作的海外和港澳台地区专家学者的机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州立大学、新泽西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三藩市旧金山大学、马里兰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乌特列支大学,印尼苏北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台湾高雄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理工学院。中心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三藩市旧金山大学、印尼苏北亚洲国际友好学院、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等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中心主办的“南方语言学论坛”“全国汉语方言年会”“海外汉语方言国际研讨会”“粤方言国际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地理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汉藏语言暨语言学国际会议”“南方汉语方言研究学术研讨会”,成为辐射全国、影响港澳台和海外语言学界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

  中心打造了数个方言学人才培养的知名品牌,所主办的“汉语方言语音记录与分析高级研修班”“地理语言学培训班”“中国濒危语言有声资源采录和立档技术高级讲习班”,在全国语言学界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站

中心下设7个研究室:岭南方言研究室、地理语言学研究室、海外汉语方言研究室、发音语音学实验室、语言信息处理实验室、语言培训及应用部、方言文化研究室。还有“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一个。

中心力求科研创新和体制改革,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立足广东、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教学科研体制,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贵州、海南、陕西等省区主要方言中心区的高校合作建立了39个科研工作站,在印尼建立了科研联络处,确立了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作为岭南方言和海外方言研究的主导地位;并与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内蒙古等省区高校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心)建立了合作联络点。

 

五、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

中心成员先后参与了新中国一系列重大的语言工程,詹伯慧先生是汉语方言研究和汉语规范化等重大工程的权威专家;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心主要成员全程参与国家语保工程,甘于恩和范俊军作为语保首席专家,成绩显著。甘于恩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

中心除了在全国各地设立科研工作站以外,还设立了若干文化传承基地,出版了大量的乡土文化作品,如《绘声绘色看方言》(广府、潮汕、客家童谣集)、广东、浙江两省《畲语教材》、《闽南文化与语言文库》、《信息处理用粤方言字词规范研究》、《现代粤语词典》及大众粤语学习教材等。

中心利用科研优势,为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如与东莞市档案局合作建设“东莞方言档案平台”,出版《中山方言志》《封开方言志》。

 

六、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所承担的国家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均为传统方言研究和语言信息处理相结合的方向,已初步建成若干个方言数据库,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分述如下。

1.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数字化平台

《汉语方言学大词典》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以《汉语方言学大词典》的纸版内容为基础,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和数字化重构,目标是建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汉语方言学百科平台,更方便学界进行知识更新与使用。本平台由应用平台和编纂平台组成。前者为PC版和手机移动版网站,提供纸版《汉语方言学大词典》上册收录的3000多条方言学词条和下册收录的54个方言点的概论、800常用字和702个常用词条的主题索引列表(跟纸版保持一致)和关键字查询(包括全文精确检索和模糊检索两大功能)两方面的服务;后者为PC版网站,提供角色设定和权限管理,在平台上实现汉语方言知识资源和方言学词条的在线采集、编写、审核与实时更新功能。本平台将通过手机和网络联动采集资源、云端储存、网页查询相结合的模式,以实现汉语方言学知识资源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广泛收集和精细化应用。

2.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

该网站是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的重点成果,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方言地图制作、有声数据采集等功能,主要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多媒体资料和学术文献等。系统板块主要有:单字(分ABC三级)、连读变调(两字组)、词汇、语法、视频、音频、文本、文献、负责人介绍、系统介绍等。目前系统已经搭建成型,导入了约218个点的语言数据。

3.公众号“语言资源快讯”

“语言资源快讯”公众号为数字化传播平台,中心为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原创性的融媒体交互平台。目前订阅用户数达到4万人,原创文章超过3000篇,包括“方言与美食”“方言诵读经典”“方言与民俗”“方言与歌谣”“学术探论”“名家访谈”“学术动态”等板块,在境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语音特征数据库

该网站是希望为汉语语音研究者提供系列的汉语方言的系统描写数据,进而推进对汉语方言语音的定性、定量研究,最终完成一个数据相对完备的“汉语方言语音特征数据库”建设。第一步是提供粤语等方言的基础声学数据,第二步是提供专题性的生理数据,第三步,结合感知研究,提供心理语言学、神经科学的一些参考数据。

5.声飞云珍稀语言录音馆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濒危语言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果,提供语言融媒体资源存储和采集服务。

6.中心网站建设(dialects.jnu.edu.cn

提供中心新闻、中心概况、研究队伍、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工作站建设、南方语言学等方面的资讯和资源。

7.文献汇集和资料建设

中心与暨南大学图书馆共建暨南大学汉语方言学文献资料中心,中心设在图书馆7楼,藏书超过3000册,包括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图书资料,按学术著作、工具书、教材、期刊杂志、会议论文集等进行分类,为暨大乃至全国各地的高校方言研究提供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中心还在第二文科楼方言中心904室设立方言学专题学位论文专区,为方言学硕士、博士研读相关文献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