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传承与创新青年论坛”在暨南大学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01 来源: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20211028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中国语言学:传承与创新青年论坛”在暨南大学校友楼四楼会议厅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澳门大学等科研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本届论坛。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刘新中教授首先介绍了论坛嘉宾,向线上和线下的与会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刘新中教授指出了学界当前对年轻力量的重视和期待,并介绍了参与本届论坛的学者及相关研究主题。随后,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方言》季刊前主编张振兴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张振兴先生肯定了本届论坛的学术价值,表达了对与会学者研究报告的期待,并向中国语言学的未来献上了诚挚的祝福。他特别指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做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刘新中介绍论坛嘉宾 

张振兴致开幕词 

侯兴泉主持论坛

论坛报告环节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侯兴泉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胡方研究员、夏俐萍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刘文副研究员,山东大学(威海)副教授刘倩,暨南大学讲师肖自辉,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瑶,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胡乘玲,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波,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吕士良,澳门大学助理教授罗言发,暨南大学吴南开博士分别作了报告,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振兴研究员、张惠英研究员,山西大学乔全生教授,深圳大学刘丹青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严修鸿教授,暨南大学陈晓锦教授、甘于恩教授、刘新中教授、王茂林教授、侯兴泉教授参与了以上报告的点评环节。

刘文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作为区别性特征的时长:长短调的声学和感知研究》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前人研究显示长短特征在声调对立中的作用多是伴随性的,时长是否可以独立作为构成声调对立的区别性特征尚待确定性证据的验证。基于田野调查,他发现闽北赤岩话存在长短调的对立。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时长是区别长短调的决定因素,感知实验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声学和感知数据共同证实了时长可以作为长短调的区别性特征。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重新定义了声调,并给出了一个描写声调的新框架。

山东大学刘文

《作为区别性特征的时长:长短调的声学和感知研究》

暨南大学肖自辉

《跨国界分布的汉族和汉语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夏俐萍

《全浊声母演变中的声调因素》 

山东大学(威海)刘倩

《城市方言语音变异研究:共时与历时的交汇》

中国社会科学院胡方

《论语音描写的中国传统》 

福建师范大学陈瑶

《从徽语祁门方言“着了”和“了着”的叠用形式说起》 

湖南师范大学胡乘玲

《湖南东安土话表全量义的特殊库藏手段:“一量”结构》

暨南大学吴南开

《汉语方言同音关系的历时计量比较》

南京师范大学吴波

“声学熵”与语音分析问题——以北部吴语的阻塞音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吕士良

《普通话元音语音气流特征分析》

澳门大学罗言发

《广州话入声三分的时间节点》

肖自辉讲师作了题为《跨国界分布的汉族和汉语方言》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汉族也是跨国界分布的族群之一,这既跟近代我国疆界的变迁密切相关,也跟汉族群体的跨境迁徙有关。她认为,分布在国界线两侧的汉语方言,在历史传承、地域接触、社会变异、语言生态等方面往往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和独特的表现。跨国界分布的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具有特殊的语言学价值和政治文化价值。

夏俐萍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全浊声母演变中的声调因素》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汉语方言全浊声母的演变与声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认为,这一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浊声母清化的早晚与声调有关,二是全浊声母清化后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送气与否与声调有关。报告从全浊声母清化顺序与声调、全浊声母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声调、声调对全浊声母演变的制约作用等三个角度阐述了全浊声母演变与声调之间的关系。

刘倩副教授作了题为《城市方言语音变异研究:共时与历时的交汇》的主题报告。她表示,传统方言学在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与历时演变等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进行中的音变”的详细追踪和解释一直是汉语方言研究者们较少涉足的领域。以广府、香港粤语及山东西齐片方言的语音变异为例,她指出方言特征在语言结构中(字际/词际)及社会人群中的变异是音变现实的起点,只有共时变异被充分描写,历时的音变链条才有可能清晰和完整;不涉及音系结构的语音变异同样值得关注,它们可能会影响单点方言或区域方言未来变异和演化的方向,也有可能成为城市方言口音标识,在语言学应用及交叉研究领域起到特定作用。

胡方研究员作了题为《论语音描写的中国传统》的主题报告。他认为,现代语言学在语音研究方面是直面清儒的小学传统的,即通过汉语方言的语音调查与描写来解释、建构从古汉语至现代汉语的发展脉络,一开始便深植于描写主义的传统,以描写现代语言、解释历史发展为任务。他指出中国传统的汉语音标术语体系发源自高本汉,并以实验语音学的证据解读这一中国传统的合理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

陈瑶副教授作了题为《从徽语祁门方言“着了”和“了着”的叠用形式说起》的主题报告。她指出,徽语祁门方言中存在表“完成”义助词和“经历”义助词“着”在同一句法位置上的叠用现象。她调查了徽语多个方言点体助词的使用情况,发现徽语部分方言点存在同一句法位置上的体标记、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叠加现象和同义的谓语动词前置成分与后置成分呼应、共现的框式叠加现象,认为徽语中语法层面的叠加现象是官话对方言渗透的结果。

胡乘玲副教授作了题为《湖南东安土话表全量义的特殊库藏手段:“一量”结构》的主题报告。她指出,汉语普通话及汉语方言表示全量的库藏手段有很多种,常用“都”“全”等总括副词或量词重叠形式来表达全量。她认为,东安土话中有一种特殊的表示全量的库藏手段,是通过在谓语之后句末语气词之前加“一量”结构的手段表达全量。

吴南开博士作了题为《汉语方言同音关系的历时计量比较》的主题报告。在利用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他发展了一套基于同音字汇进行方言亲疏关系宏观计量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同音字汇中蕴含的对立和同音关系,将两个同音字汇中同音关系保持一致的汉字对作为定义同音字汇相似度的主要标准。他认为,计量的具体过程则根据是否以中古音为参考分两次计算,计量结果显示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直接计量多个方音字汇之间的共时相似度,并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呈现方言间的亲疏关系。此外,他指出,在对方音字汇整体计量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方言间具体的音类演化进行微观分析。他认为,这一研究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有助于推动方言语音比较乃至方言分区等重大课题由定性研究转向系统且可重复的定量研究;其次,通过对方言乃至历代韵书的系统计量比较,可以探究语言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演化路径。

吴波教授作了题为《“声学熵”与语音分析问题——以北部吴语的阻塞音为例》的主题报告。他以北部吴语的阻塞音为例,尝试采用“声学熵”分析辅音的声学信息结构、距离与社会变异问题。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计算频谱熵比较辅音声学信息结构的复杂性,计算频谱熵交互信息指数量化辅音的差异或距离,通过声学熵参数的模式识别分析辅音的区域变异。研究结果说明,和时长、振幅、频率等常规频谱参数相比,声学熵直接反映出辅音声学结构的复杂程度,更便于对辅音距离的具体分析;但在变异的模式分析中,由于声学熵易受录音噪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类样本的熵值存在较明显的离散性,单项辅音音素的识别效果目前还不够理想。

吕士良副教授作了题为《普通话元音语音气流特征分析》的主题报告。以普通话单元音为研究对象,他使用气流气压计设备采集并分析了发音过程中的语音、气流和气压信号。他的研究结果说明,元音发音过程中,声压级强度表现反映出声门下压力较稳定;在不同元音发音过程中,声门下压力会被调节,进而控制发音过程中的气流速度。普通话元音在发音时,相同声调的情况下,基频和气流速度会随着声压级的增强而增大,不同元音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别。空气动力学阻力参数表现出的气流受影响程度中,舌位较高且靠前的 元音气流受影响程度较大,而舌位较低且靠后的元音受影响程度较小。

罗言发助理教授作了题为《广州话入声三分的时间节点》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广州话的传统韵书《分韵撮要》(178218851915)一般按四声八调来区分广州话的声调,认为这是韵书规范性较高导致音系描写总体落后于口语的原因。他指出,最早明确记录阴入二分的书籍是1877年的《粤语中文字典》,但同时认为,1856年的《英华分韵撮要》乃至1782年的《分韵撮要》已经有阴入按元音长短分调的足迹。他尝试证明,早期的广州话阴入是个中平调,高平调是后来产生的。

刘丹青教授最后对论坛做了高屋建瓴的总结。他首先肯定了詹伯慧语言学奖对促进国内语言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上午颁奖、下午召开青年学术论坛是一种模式创新,给获奖的学者和其他特邀青年学者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下午11位讲者报告的选题和内容来看,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比一二十年前国内的语言学研究大有进步,年青学人对新的学术理念和新的研究方法的熟练应用尤其令人称道。最后,刘教授也勉励大家继续在语言学科与自然学科及人文艺术交叉的道路上继续开展新的探索。

王茂林

陈晓锦

 严修鸿

甘于



刘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