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团队参加第七期“Al-DimSum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5-05-15 来源: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202554日,由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七期Al-DimSum学术沙龙在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实验室主任齐佳音教授主持,以粤语智能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应用为核心议题,汇聚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广州大学等高校学者,共探粤语数字化研究与人文传承的创新融合路径。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刘新中教授作为特邀专家,以《粤语方言语音特征的——基于语料库的观察》为题,介绍了中心在方言数字化研究领域的创新实践。他深度解析了汉语声调图谱数据库的构建逻辑与技术突破。该项目通过声学实验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已精准绘制覆盖珠三角、粤西及港澳地区等多个粤语方言点声调动态模型,验证广府片粤语同调类必同调型的语音规律。

 


刘新中教授介绍粤语用字语料库

聚焦技术转化,刘新中教授重点展示了潮州话智能语音合成系统的应用成果。该系统基于高保真真人语音样本与大模型训练,实现较高的方言还原准确率,期望拟落地医院导诊、公交播报等民生场景。现场演示中,系统合成的选段完美复现,引发与会者热烈反响。方言研究的是科学规律的挖掘,是文化生命的延续。他总结道。中心未来将集成语音、民俗、移民史等多模态数据,为岭南语言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范本。

 


刘新中教授声调图谱数据库和智能体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方言保护与传承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度对话。广州大学曾岑老师与刘新中教授的学术互动引发关注,他强调,随着虚拟主播、智能配音等业态的兴起,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结构性挑战,亟需建立人机协同能力框架:一方面强化AI辅助创作、语音合成优化等数字技能培养,另一方面重塑语言功力、文化底蕴等核心竞争力的评估体系,构建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最后,刘新中教授与齐佳音教授共同寄语青年学者:既要深挖语言规律,夯实语料库基础,更需思考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文化传承的数字火种

 


刘新中教授齐佳音教授与参加研讨的师生合影